碧桂园境外债重组,取得阶段性成果。
碧桂园4月11日披露,公司已与境外债专案小组部分成员协定并签署重组支持协议主要条款,占现有债券债务本金总额的29.9%。
业内人士指出,按碧桂园公布的最新信息,其境外债重组确实取得较大进展,但该重组目前还未获成功。
“基于参与重组各方利益,希望尚未签立或加入重组支持协议的其余现有债务持票人,考虑重组支持协议的条款,并尽快与本公司订立该协议。”碧桂园方面称。
按碧桂园公布的最新数据,本次重组本金连同相关所有应计未支付利息(包括违约利息、计划索偿额),整体未偿还本金总额约140.74亿美元。
据了解,该重组提案若得以落实,有望最多减少116亿美元债务,将使碧桂园实现大幅去杠杆化。这其中,包括将债务到期时间最多延长至11.5年以及降低融资成本,目标是将加权平均借贷成本,从重组前的每年的约6%,降低至重组后的每年约2%。
为实现债务重组,碧桂园向持票人提供了5个选项。
这其中包括,将计划索偿额转换为最高2亿美元的现金,该选项将通过反向荷兰式拍卖方式进行要约收购,每100美元计划索偿额的最高竞投价格为10美元。
另一个为强制性可转换债券A选项。按该方案,碧桂园将发行本金总额最高20亿美元的新零息强制性可转换债券,到期日为参考日期后78个月,其可按初步转换价每股2.6港元转换为碧桂园普通股。
第三个选项为,本金总额最高达55亿美元的强制性可转换债券A,及新发行本金总额最27.09亿美元的年利率2.5厘中期工具,摊销还款期由参考日期后18个月起至90个月止(中期工具),比率为每10万美元计划索偿额67,000: 33,000。
选项四为,碧桂园将发行的新零息强制性可转换债券B,到期日为参考日期后114个月,其可按初步转换价每股10港元转换为碧桂园普通股,以及将发行的新年利率2.0厘长期工具,摊销还款期由参考日期后102个月起至114个月止(长期工具A),比率为就选择选项4的每10万美元计划索偿额35,000: 65,000,而强制性可转换债券(B)及长期工具(A)的本金额并无上限。
最后一个选项为,碧桂园将发行本金总额最高15亿美元的新年利率1厘长期工具,摊销还款期由参考日期后126个月起至138个月止(长期工具B)。
此外,现有银团贷款的持有人将有权按比例分占担保补偿金额17.8亿美元,当中一部分将于重组生效日期以现金支付,余额将在重组生效日期后以贷款形式分期支付。
由此来看,碧桂园向债权人提供的5个选项可概括为:一是在交易生效日,将债权人所持债务通过要约回购出售予碧桂园,以换取现金,但价格较债务的面值存在折让。二是纯粹股权化,将采取强制性可转换债券形式。三是年期延长及部分股权化(以强制性可转换债券及票据或贷款融资的形式)。
四是年期延长并设有本金削减(以票据或贷款融资的形式,最终到期日为参考日期后9.5年)。五是仅延长到期日,不设本金削减(以票据及或贷款融资的形式,最终到期日为参考日期后11.5年)。此外,若干选项将设有上限。
碧桂园方面表示,重组支持协议最新进展,意味着公司探索整体解决境外债方案取得重要成果。
碧桂园称,在对债权人的债务回收率最大化的同时,也会考虑为公司建立长期及可持续的资本架构。“业务复苏、有序出售非核心资产,将为公司保持经营稳定性,以履行境内物业交付责任,以及为所有利益相关者维护资产价值,提供了充足基础。”
从碧桂园业绩情况来看,公司2024年实现总收入2528亿元,同比减少37%。截至2024年12月31日,碧桂园共实现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472亿元。
财报显示,碧桂园2024年财报实现大幅减亏,净损失额同比2023年收窄82.5%,利润数据初现筑底迹象。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仍高达10358亿元,高于总负债金额,净资产仍有513亿元。
现金方面,截至2024年12月31日,碧桂园共有总现金余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与受限制现金之和)约298.97亿元,其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63.62亿元,受限制现金约235.3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