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包钢股份负责的科技兴蒙重点专项——建设包头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项目《稀土微合金化钢系列产品开发与产业化》顺利通过包头市科技局专家组验收评审。包钢股份技术中心全程参与项目并与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包头稀土研究院联合开展研究。 据了解,《稀土微合金化钢系列产品开发与产业化》项目立足于成果转化,全面贯彻落实《包钢股份“十四五”稀土钢专项发展规划》制定的措施,采用“产、学、研、检、用”紧密结合的科研模式,按照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开发—产品开发—性能测试全闭环研发路径,针对稀土提高耐候性机理,阐释了稀土耐蚀机制,首次提出了钢中“有效稀土”的概念,并建立了“有效稀土”含量与耐蚀性的定量关系。开发“双低氧、双低硫+渣系调整”协同的稀土钢冶金新工艺,提高了稀土合金收得率稳定性。形成高均质稀土钢标样原料制备技术,制定了基于直读光谱仪的稀土含量在线检测方法及标准,开发出“熔盐电解+中频炉”双联法稀土铁合金低成本制备技术,成功将稀土铁合金氧含量降至0.008%以下、合金制造成本降低了800元/吨,成功开发稀土铁路车厢钢板和稀土集装箱钢板等四个牌号的稀土耐候钢系列产品,实现相对腐蚀速率45%以下、降本400元/吨。目前已制定发布国家标准1项、团体标准3项、企业标准5项,获得授权专利19项,软件著作权1项,发表科技论文5篇。 经过不懈努力,包钢股份技术中心科研团队联合钢铁研究总院和包头稀土研究院,在稀土钢机理研究、关键共性技术突破、稀土耐候钢产品开发、标准引领、知识产权布局以及稀土钢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推动了我国稀土钢产业原创技术升级,为稀土钢行业提供技术规范与参考依据,不断促进行业标准化发展。 近年来,包钢集团致力于发展稀土微合金化钢系列产品,积极响应产品服役需求和环境友好要求,有效提升了经济效益和资源供应安全,实现了绿色化、集约化生产制造应用,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稀土微合金化耐候钢典型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应用,有力推进公司“优质精品钢+系列稀土钢”结构调整、带动了稀土合金制备、稀土钢加工等上下游企业发展,推动“稀土——钢铁” 产业链协同发展,为包钢集团当好“两个稀土基地”建设主力军提供坚实基础。
商务前线免责声明:
商务前线所提供的信息及资料除原创外,有部分资讯从网络等媒体收集而来,版权归原作者及媒体网站所有,商务前线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并尽可能注明来源;部分因为操作上的原因可能已将原有信息丢失,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果您对商务前线所载文章及作品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商务前线,商务前线将立即予以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