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建邦集团山西通才工贸有限公司圆坯连铸机项目投产仪式举行。这是首钢工程设计打造的又一座高端、智能、绿色的现代化圆坯生产基地。 攻坚克难展现技术实力。面对山西通才在有限场地内实现产能升级与产品转型的迫切需求,首钢工程项目设计团队摒弃简单的图纸套用,与业主及协作单位深入交流,精准把握其长远发展需求,多次深入拥挤的厂区,对每一处现有设施、物流路径进行实地勘测,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多版总图与工艺布置方案。每一版方案都体现了设计团队将工艺物流顺畅性、场地空间高效利用、设施拆迁难度、对现有生产影响最小化,以及整体建设成本等多个关键维度进行综合权衡与迭代优化的设计成果。这一精细化设计的实施效果显著,为业主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清晰、充足的依据,确保了改造方案在技术上的领先性与工程上的可行性。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高效奋战。作为项目连铸区排水心脏的旋流井需先行施工,为了抢出宝贵时间,首钢工程设计团队经过昼夜奋战,在短短数日内将高质量施工图纸如期交付,为后续施工赢得了关键时间窗口。“那段时间,大家几乎把办公室当成了家。”首钢工程项目总工程师刘彭涛回忆道,“但想到能为客户解决燃眉之急,所有的疲惫都值得。” 一场与“空间博弈”的大胆突破。连铸机厂房需依托原有厂房进行改造,选择拆除成本高、施工周期长,不拆无法向外延扩建。原始图纸资料缺失、空间受限、结构复杂,给设计带来了极大挑战。“相当于给老厂房做一次‘外科微创’。”首钢工程土建设计负责人于立峰笑着比喻。团队用三维激光扫描把老厂房“搬”进电脑,毫米级建模后大胆提出,在原车间不拆除的基础上进行“托梁抽柱”来满足工艺流程。为避免“托梁抽柱”过程中可能出现把老墙拉裂的情况,设计团队连夜搭建起1:1BIM应力模型,模拟多种工况,最终确定“分段实施、实时监测”施工法。“托梁抽柱”顺利实施,成功避免了大面积拆除,节约用钢量198吨,缩短施工周期30天,得到了业主高度认可。 山西建邦集团高度赞扬了首钢工程设计团队专业、高效,称其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期望双方在后续项目中继续深化合作,为建邦集团的产品转型升级提供坚强技术支撑。
商务前线免责声明:
商务前线所提供的信息及资料除原创外,有部分资讯从网络等媒体收集而来,版权归原作者及媒体网站所有,商务前线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并尽可能注明来源;部分因为操作上的原因可能已将原有信息丢失,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果您对商务前线所载文章及作品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商务前线,商务前线将立即予以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