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通胀压力与资本外流风险,近期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不约而同地祭出加息利剑。有机构断言,全球货币政策紧缩周期已经启动。分析人士指出,我国经济持续向好,良好的基本面形势决定了资本外流风险可控。现阶段,我国加快调整货币政策特别是利率政策的可能性并不大。 进入3月以来,部分新兴经济体掀起一轮加息潮。18日,土耳其和巴西在同一天加息;次日,俄罗斯宣布跟进。市场人士猜测,未来更广泛的加息可能在印度、马来西亚、泰国、南非等国上演。 新兴经济体新一轮加息“山雨欲来”,应对通胀压力与防范资本外流风险成为其共同的考虑。一方面,当前部分新兴经济体物价上涨明显,不得不出手抑制通胀。2月数据显示,俄罗斯CPI同比上涨5.7%,土耳其CPI同比上涨15.6%,巴西广义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5.2%,纷纷达到近几年的高位水平。另一方面,近期美国国债利率快速上行,美元指数呈现向上势头,一些新兴经济体或寄望于通过加息防范国际资本大量外流。最近,土耳其里拉、巴西雷亚尔和俄罗斯卢布出现了较快贬值走势。 海外形势的最新变化,给我国实施宏观政策以新的启示。近期能源、矿产等价格快速上涨,难免会对我国物价运行产生影响。继1月同比涨幅“转正”之后,2月我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继续较快上行,年内可能仍有上行空间。与此同时,美元利率、汇率共振向上,提升美元资产吸引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可能引起国际资本流动变化。对中国而言,虽然资本流入流出是正常的,但也要防范相关风险。 我国正处于经济常态化修复过程中,对宏观政策正常化提出内在要求。随着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宏观政策正常化进程将继续推进,“经济进、政策退”可能成为贯穿全年的主题。 当前发生在一些经济体的通胀风险在我国较难出现。我国粮食连年丰产,库存充足,粮价大涨的可能性较低。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产能释放弹性大,加之需求恢复相对不足,决定了消费品价格难以大涨。近期,输入型通胀风险引起较多关注,但更多作用于PPI,对CPI的影响有限,且有望在较大程度上被猪价下行所对冲。按照市场的预测,未来我国CPI同比涨幅将回升趋稳,但突破3%预期目标的风险不大。 进一步看,在这轮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中,中国处于领先位置,宏观政策也更早地向正常状态回归,相应增强了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随着海外疫情趋缓,其他主要经济体渐次复苏,中外利差逐步收窄,未来跨境资金双向流动可能性加大,但是人民币资产吸引力仍然较大,稳健良好的基本面决定了资金大规模外流的风险较小。 如此种种,将使得我国在面对外部环境变化时,有更大的应对空间和回旋余地,更有底气保持定力,坚持“以我为主”。现阶段,利率政策对通胀与资本流动的潜在风险作出提前反应是小概率事件。
商务前线免责声明:
商务前线所提供的信息及资料除原创外,有部分资讯从网络等媒体收集而来,版权归原作者及媒体网站所有,商务前线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并尽可能注明来源;部分因为操作上的原因可能已将原有信息丢失,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果您对商务前线所载文章及作品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商务前线,商务前线将立即予以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