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动开局
开弓拉满弦,奋战不停歇。一季度,炼铁作业部产线生产保持高水平稳定顺行,铁、烧、球各项技经指标节节攀高,降本增效硕果累累,为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积蓄磅礴势能。
一季度以来,炼铁作业部认真贯彻落实“两会”精神,深入推进“一引领两融合”,紧扣生产经营“主轴线”,聚焦生产顺稳、降本增效、数字化转型等“突破口”,以进促稳,破立并举,用实干书写答卷,以“起步即冲刺”的突围姿态拼出首季“开门红”。
以“顺稳”谋发展 夯实生产经营基础
公司“两会”召开后,炼铁作业部党委迅速行动,精心部署,强化宣贯,督促落实。将“目标清单”转化为“行动指南”,精准分解制定出四大类16项重点工作,以其为抓手,构建全链条责任闭环。各单位进一步围绕指标提升、提质降耗和工艺操作等项目细化分解,挂图作战,坚定交账意识。同时,以周和月为单位,进行完成率评价汇报,以刀刃向内的魄力深挖未达标项目根源,制定整改措施,力争短期内改善,保证高炉原燃料质量和炉料结构等稳定和达标,为高炉长周期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优化生产组织,从资源运作到原燃料进厂,从入炉料结构调整到炉内外操作,实施逐环节过程管控,稳定生产节奏,确保了各工序生产顺稳。
坚守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工作要求,采取人防、物防、技防并举的安全管理手段,强化干部职工安全履责,确保安全措施落实落地。
持续推进精益管理模式,推进“标准化操作”,夯实设备管理基础,充分调动各级专业、点检、岗位职工积极性,做细做实隐患排查、维护保障工作,以设备高水平稳定护航生产顺稳。
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开展支部共建活动,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紧密结合,让党旗飘扬在产线最前沿,以“红色引擎”驱动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以“极致”提效益 增强生产经营韧性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炼铁全体干部职工积极践行“四个极致”,打破“天花板”思维,建立行业动态对标机制,持续对标挖潜,将降成本、增效益思想化成创新节能、创优创效具体行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与成本结构,加强能源消耗管控,突破降本增效瓶颈,进一步发挥产线能力,实现指标突破、流程优化、绿色发展,为一季度“开门红”提供保障、创造条件。
追求极致效率
高炉工序积极适应炉料结构变化和原燃料质量的波动,执行好攻守退方针,主动调整,强化内部管控,三座高炉保持高负荷,连续三个月超额完成产量任务,全焦消耗实现“三连降”。
烧结工序依托创新工作室及高层级团队优势,开展提产提质攻关,通过技术改造与工艺设备升级,烧结矿平均粒径等多项关键指标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超越年度质量目标。
球团工序以“服务高炉零影响”为使命,重点开展打产降耗工作,一季度,球团矿生产效率纪录同步刷新,带焙球团矿碱度稳定率提高了13%,皂土单耗创历史最低,有效保障了铁前炉料的稳定、充足供应。
挖潜极低成本
聚焦降低铁成本和能源成本,大力推进铁前一体化协同,加强铁前固废配加攻关,实现多途径全量消纳,一季度吨铁固废单耗屡创新高。
通过开展高炉大球比攻关、稳定烧结机料厚、优化球团热工参数等举措,燃料消耗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协同采购中心,实时测算性价比优势,做好配煤优化,从源头上降低铁成本。
优化喷煤输送氮气操作程序,实现氮气输送流量根据喷煤率变化自动调整,氮气小时消耗缩减了200立方米。
与鼎盛成高效协同,改变落地料生产组织策略,建设取料机直通皮带,减少汽车倒运、受料坑放料等中间环节,实现生矿直接由料场到高炉料仓,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降低汽运成本18万余元。
多项降本实招结出累累硕果,一季度工序降本比计划多降38%,铁成本行业排名在去年大幅进步基础上再度提升四名。调结构、提品位、降消耗、控费用,内部极致工作成果实实在在落到财务账上。
抓实极致能效
深入贯彻工序能耗与能源成本一体推进方案,稳步推进极致能效工程。通过热风炉改造、零排放技术开发、提升余热回收能力等一系列节能措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1月份,一高炉3#热风炉及三高炉1#热风炉完成改造并顺利投入使用,大幅提升了高炉风温,降低了烟气中CO排放量,有力推动了高效、绿色生产进程。
通过环冷-烧结风量协同、废气梯级循环和智能监测系统三大创新体系,成功破解低品位余热利用与冷却工艺优化等瓶颈,实现废气100%回收及烧结矿品质稳定控制。“烧结环冷余热高效利用及废气零排放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荣获首钢科学技术一等奖,为行业绿色发展提供示范样板。
二烧余热锅炉改造项目的成功实施,显著提高了余热回收能力,3月份,汽轮机小时进汽量和小时发电量均创历史新高,为烧结工序节能减排和降本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统筹极优配置
为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工艺优化、操作优化,快速提升南区两座新建高炉煤气基白灰窑日产能,烧结白灰自给率提高了35%,大幅降低烧结白灰外部采购量。同时,对北区白灰窑生产模式进行调整,进一步减少外购石灰石粉用量。
充分利用峰谷分时、季节性尖峰电价等政策,各工序结合生产特点,优化生产组织,完善用电措施,按照“谷期填满、平期充实、高峰削弱、尖峰避开”的思路配置设备运行时段,最大限度地节约挖潜,降低电费成本。1-2月份,移峰填谷降本比去年同期多降33.3万元。
以“智造”求突破 擘画智慧产线蓝图
乘着全集团数字化转型的东风,炼铁人以“满格状态”落实“两会”精神,用“实干”为“转型”搭梯,聚焦生产流程革新、设备智能化升级与工艺参数优化,坚持用“四新”技术解决“四点”问题,系统推进智慧产线建设,坚定不移推动技术创新成为首钢股份第一竞争力,着力提升炼铁工序“智造”水平。
持续推进铁前智慧管控中心建设,打通产线工艺壁垒,实现“一个中心七个集控站”管控模式,提高跨区域协同效率,努力打造钢铁行业铁前集中操作新范式。
在高炉工序,开发高炉软水系统补水预警系统,实现补水情况实时监控。稳步推进三炉智慧主沟项目,为高炉生产智能化升级奠定基础。
在烧结工序,通过优化点火炉控制程序、部署雷达测量系统、改造皮带控制系统等举措,实现了精准控制、智能监测与设备互联,大幅减少人工干预,提升了生产稳定性与决策科学性。
在球团工序,完成工控环网、链箅机、回转窑等关键环节的自动化改造,解决了小仓放料难题。开展环保系统降耗攻关,并依托铁前数字一体化管控平台实现全要素管控,链箅机布料稳定率提升至90%以上,带焙更换台车的时间缩短了60%,实现生产效率与降本增效双提升。
奋进新征程
首季主动则全年主动,开局精彩则全局出彩。接下来,炼铁作业部党委将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坚定信心,凝聚力量,以每个岗位为战斗阵地,把每项工作作为决胜之战,以有力行动、务实举措在决战决胜“十四五”收官战中做表率,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站排头,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当先锋,为加快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首钢场景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