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一批特殊的1300吨新钢船板用钢运抵上海港口。说它特殊,是因为这是新钢近几年首次全流程对接海外终端船厂的订单。它的扬帆远航,将为高端“新钢造”自主走出国门、远销海外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年7月,营销中心出口销售室在对海外客户的沟通联系中了解到,东南亚某船厂有一笔急单,需要采购1300吨船板用钢,其中高等级船板占比过半。得知此情况,营销中心迅速主动出击,对接起了该客户。 起初,该海外客户由于不了解新钢,只愿意下300吨船板用钢的试订单。为了打消客户疑虑,新钢的营销人员耐心地与客户进行沟通交流,从新钢船板通过九国船级社认证到国内销量位居第一方阵,详细介绍了新钢在船板用钢领域的硬实力。 就这样一直沟通到了8月,客户最终相信了新钢的生产能力,决定由最初300吨试订单增加到1300吨交由新钢生产,这意味着客户建造的这艘船舶船板大部分已是“新钢造”。 谈及整整一个月的订单追踪,负责这笔订单的营销中心出口销售经理周群燕点开她的电子邮箱,里面涉及这次订单的沟通邮件就有数十封之多,每一封都用英语附带了一长串资质证明。在他们的努力下,新钢集团今年累计开发海外客户19家。 接单同时,客户也向新钢提出了一项硬性指标,要求订单中12毫米和13毫米厚度规格的产品必须要在11月份前完成交付。因此在接单后,营销中心积极对接厚板事业部,每天追踪生产情况,确保这1300吨船板能够在订单相对集中的8月份加快排产。在营销中心的“步步紧逼”下,9月20日从厚板事业部产线上传来捷报——1300吨船板用钢完成生产并全部通过船检,较原定计划整整提前1个月。 完成了生产任务,另一项挑战接踵而至——不同于原先订单的海外运输由中间商承接,新钢只需将产品运至国内码头即可,这笔订单新钢需要完成产品从新余运送至港口再由海船转送至客户处的全部物流事宜。 由于客户接收货物的港口位置较偏僻,几乎没有海船愿意专程前往,以至于新钢第一次招标以流标告终。为做好物流服务,打通海外订单的“最后一公里”,物流管理室联系了数十家海船公司,综合分析海船走向和客户需求,最终经过多方询比价,通过招标成功寻找到了具有价格优势的海船资源。当前,这批1300吨的船板用钢正在港口等待海船到来,预计将于本月发往客户手中。 营销中心积极响应公司高端化、国际化、终端化的经营纲领,为“新钢造”自主出海积累下宝贵经验。相比起以往借由经销商销售,此次直接对接东南亚船厂,可以在船舶制造业较为集中的东南亚区域充分展示新钢实力,为新钢产品火热“出圈”夯实基础。
商务前线免责声明:
商务前线所提供的信息及资料除原创外,有部分资讯从网络等媒体收集而来,版权归原作者及媒体网站所有,商务前线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并尽可能注明来源;部分因为操作上的原因可能已将原有信息丢失,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果您对商务前线所载文章及作品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商务前线,商务前线将立即予以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