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转型金融相关工作要求,近期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牵头,会同省委金融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河北金融监督管理局、河北证监局等六部门对《河北省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2023—2024年版)》进行修订,形成《河北省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2025年版)》。
《河北省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2025年版)》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优化改进:
一是拓展了支持范围,将转型金融支持对象从钢铁企业和采购使用低碳排放钢铁产品的下游企业,拓展到钢铁企业、废钢铁加工企业和采购使用低碳排放钢铁产品的下游企业,推动钢铁行业全产业链降碳。
二是优化了业务开展流程,建立企业和项目入库机制,搭建转型金融数据信息平台,提升银企对接效率;增加《钢铁企业转型方案评估报告模板》《钢铁企业转型信息披露模板》,便于规范第三方评估工作和企业信息披露工作。
三是调整了转型金融支持经济活动目录,在《河北省钢铁行业转型金融支持技术目录(2023—2024版)》基础上,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转型金融相关工作要求,结合河北省实践成果,形成三个层级的目录。一级目录将转型金融支持的降碳经济活动划分为系统能效提升、产品结构优化等10大领域;二级目录为53项技术路径,明确了各降碳活动领域的技术发展方向;三级目录为135项具体参考技术,列举了各技术发展方向下,行业主管部门认可的具体技术和应用实绩。
四是细化了工作要求,引导金融机构优先支持符合工业和信息化部钢铁行业引领型规范要求的企业,鼓励积极开展碳排放权、用能权、排污权等环境权益抵质押融资业务;要求金融机构坚持公平竞争原则,对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对待不同所有制企业。
钢铁行业低碳转型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而这离不开转型金融的支持。2024年以来,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从钢铁行业入手,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开展转型金融探索实践,并取得初步成效。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有11家钢铁企业和1家采购低碳排放钢铁的下游企业获得转型融资授信272亿元,其中已投放158亿元,加权平均利率3.60%,较同类非转型金融产品低5~150个基点,每年可为企业节约利息支出4500万元。另有4家钢铁企业完成转型方案和评估,已经进入转型企业库,即将获得转型金融支持。
《河北省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2025年版)》的印发将进一步聚焦难点问题,构建起全方位政策支持体系。
一是破解转型金融项目“识别难”问题。优化了“转型金融支持经济活动目录”和使用手册,形成三个层级的目录。转型企业和第三方评估机构按照三级目录编制转型方案和评估报告,金融机构按照二级目录报送转型贷款投向,有效破解了转型金融项目“识别难”问题,同时降低了金融机构识别转型金融项目的难度。
二是破解企业填报转型方案难的问题。拟定了河北省钢铁企业转型方案编制大纲,明确编制转型方案应遵循的显著贡献、无重大损害、一致性、先进性、避免“碳锁定”、和公正转型等六大基本原则,细化了企业需要填报的转型战略与短中长期目标、相匹配的降碳计划、融资计划、保障措施等9部分内容,为钢铁企业编制符合转型金融要求的转型方案提供了便利。
三是破解转型金融“操作难、实施难”问题。明确了钢铁企业、废钢铁加工企业和采购使用低碳排放钢铁产品的下游企业获得转型金融支持所需具备的条件,并为各类型企业转型金融业务的开展制定了具体流程;建立了河北省转型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包括转型金融企业库、项目库、企业转型方案填报、转型金融业务信息报送等模块,以提升银企对接效率,为转型金融业务赋能;设计出转型方案评估、转型信息披露等模板,促进转型金融业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下一步,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将会同各部门积极推动《工作指引》落地实施,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推出适合钢铁行业特点的转型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金融机构建立转型金融体制机制,为支持钢铁行业低碳转型发挥更大的金融助力。